close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孩子。
我們簡單將創作力的活動過程分為四個培養階段來聊聊:
#準備階段
首先是準備階段:
對於孩子創作準備階段
首先是爸爸媽媽的心態
也就是說爸爸媽媽要有「#放下成果」的得失心理及「#期待成果」的功利心,因成果論與功利心是阻礙創造力的一道大牆,更是阻礙創作力的原兇。
再來是準備把孩子不好的習氣去掉,把孩子慣性除掉,並開始學習收集一些訊息與搜集一些問題,然後試著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後就是讓孩子開始大膽去嘗試。
通常爸爸媽媽會遇到一些比較沒辦法忍受的狀況就是孩子破壞的狀況:破壞顏料、把圖畫紙畫的亂七八糟,或是持續力很差,這些狀況許多爸爸媽媽是沒辦法接受的,但是這就是孩子的創造準備階段必須產生的現象。
此時,正是爸爸媽媽需學習的,學些什麼呢?
學會理解孩子是在探索、探索的時候一定會有所破壞。然而,很多爸爸媽媽卻誤以為孩子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趕快學會一些畫畫技巧跟方法,趕快「#完成一幅好畫」才是對的,這就是犯了成果論的心態,這樣的成果論的心態下,創造力就會和你的孩子離了愈來愈遠囉!
#培養創造力就是希望孩子能從自身開始敞開心靈去觀察與感受宇宙間的各種萬物,真正去生活與體會,有了這些觀察自然與生活這些元素以後,孩子才有可能創造。
而創造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建構自己的小宇宙,在這個小宇宙形成之前一定不能有太多現實面的干擾,#這個現實面就是得失心,請讓孩子心無旁貸的去畫,這個觀念與心理準備是很重要的,準備好了以後,他才有可能大膽去嘗試。
再來是如何去除孩子的慣性。一般來說這個慣性就是資訊時代的忙碌與干擾太多,造成我們每天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表象感受,孩子的學習只是趕進度,沒有讓孩子靜下來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所以要我們要透過一些引導讓孩子慢慢對事物有感,對生活有感,對人有感,開始去認識宇宙萬物每個生命的精彩,這樣心境上美感上自然提升,。
慢慢引導孩子去體驗、去觀察、去發現,這就是創作活動準備階段的指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人魚老師 的頭像
    美人魚老師

    光樺兒童美術

    美人魚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