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問老師:引導 7到9歲孩子的畫畫技巧,除了造形上要能掌握神韻表達情感、在描繪前先看出感覺之外,還有什麼撇步呢?
這回我們以【畢卡索的雞】為例,來聊聊內化技巧,也就是將內在情感轉化為個人特色。我們從畢卡索的畫作能看出公雞啼叫的樣子與公雞的特徵,但是說到他所描繪的氣質、特色與色彩,就和我們肉眼看到的公雞完全不一樣,因為他的作品非常有個人內在情感的表現。原來呀,畢卡索在畫這隻公雞的時候,西班牙正在內戰,那場戰爭帶給人們非常非常的無奈,人們的內心裡有種想要嘶吼的感覺,因此從畢卡索畫的這隻雞,我們可以看出公雞的嘴巴被畫的大大的,舌頭伸的長長的,身體上的羽毛都是非常強而有力的短線、長線還有轉彎的線條。我們從這些線條當中可以發現它充滿了的律動感和強烈感,這些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畫家將內在情感表現轉為造形描繪的技巧。
所謂的技巧原本是通過反覆練習達到熟悉運用自如的技能,是屬於技術為主的能力表現。從【畢卡索的雞】可以看出:這幅作品的創作技巧已經不是經過反覆練習就可以得到的“技巧”,而是~
經由觀看、觀察後轉化內心深處的情感,最後能創造出真正個性化、個人化的作品的技巧。
而對於內在情感轉化爲個人特色的內化技巧 需要:
以上對於孩子的畫畫引導上,他必須有一個事物,然後非常非常有心理的感受才能駕馭表達,通常內在情感的表現技巧是比較難指引的,因為我們現在的孩子生活上比較安逸,沒有太多強烈感受,因此這樣的畫畫技巧必須經由爸媽給孩子一些培養的機會,通過一段時間的藝術鑑賞與生活經歷之後,才能引發一個比較深層的感覺跟感動。
我們可以試著帶著孩子用表現主義(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放下所有的表象觀看, 從內心裡挖掘自己的情感,利用點線面和色彩來畫畫的方法,也是一個蠻好的一個藝術實驗,大家不妨試試看。!
圖一:畢卡索的雞(原作)
以下幾張孩子作品一起提供大家欣賞,有空不妨帶著孩子畫看看,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畫出最有個人特色的公雞。

圖二:小孩作品
圖三:小孩作品
圖四:小孩作品
圖五:小孩作品
圖六:小孩作品
圖七:小孩作品
PS. 以上小孩作品由光樺兒童美術教室與原創點師資班培訓 小白老師提供交流(圖二~七)。
總結來說:這次對於7~9歲孩子的畫畫技巧我們提供了三步驟:
《在造形上能掌握神韻表達情感》
《在氣氛上讓孩子看出感覺》
《將內在情感轉為個人特色》
希望對爸爸媽媽有些幫忙!
不管如何技巧,只要~
由心出發 由心做起
孩子畫就不會只留下匠氣
而是生動活潑的自在畫面!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